时间:2017/1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孙连春)葛根庙是我国北方最大最有影响的佛教圣地之一,距今已有多年的佛教历史和文化。在沧桑巨变的历史长河中,她既见证了清政府的软弱和衰败,和各国列强对其的瓜分,也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带给中国人民的苦难和蹂躏,还见证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畏强敌,不怕流血牺牲,坚持反满抗日斗争,最终实现内蒙古东西蒙联合统一、率先取得内蒙古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辉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总会有很多故事发生,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都抹不掉的记忆,让后人不断去研究和挖掘,探秘它的真实价值,去伪存真,取其精华,以此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更好地诠释正能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为让葛根庙的佛教历史文化走向国内外,让国内外更加充分地了解和认识佛教圣地葛根庙的历史文化源流,让葛根庙的历史文化产生更加积极和深远的影响,我们收集整理有关历史文化概况,特从以下三个部分拉开葛根庙余年佛教历史文化的序幕。

(一)历史变迁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东南30公里处,距白阿线葛根庙火车站1.5公里,美丽的神圣的洮儿河东岸,国道西侧,旺钦扎拉布山(也称陶赖图山)脚下,方位东南。在这片神奇灵验的土地上,她像璀璨耀眼的名片,传递着虔诚人们对她的沟通和信仰。

葛根庙佛教历史文化悠久,清代为哲里木盟嫩科尔沁十旗诺颜呼图克图葛根庙。葛根庙是清代科尔沁地区最大的寺庙之一。清高宗乾隆十三年(年),乾隆皇帝赐莲花图庙名为“梵通寺”。清乾隆五十九年(年),梵通寺第二世葛根为扩建庙宇来到科尔沁右翼前旗中部地区。葛根庙前身为今吉林省洮南市莲花图庙,经年嫩科尔沁十旗选址捐款建设,于年,三世葛根时期竣工搬迁于此,正式更庙名为“葛根庙”。

葛根庙以《甘珠尔》和《丹珠尔》为主诵经,每月均有法事活动。其中《丹珠尔》中的“医云明部”,是当今喇嘛医界和蒙古医界所用的主要医学经典之一。除正殿梵通寺外,四大殿堂各设拉森(系藏语,原意为喇嘛僧舍,后延伸为寺庙中传授和研究喇嘛教教义、教理的学部,相当于今大学里的学院或系)一所。葛根庙四大学部分别是,确赖拉森,亦称显宗学部或因明学部;居德巴拉森,亦称密宗学部;敦科尔拉森,即时轮学部;满巴拉森,即医明学部,分别研究佛教理论、天文地理、佛教秘学理论、病因医理学等。葛根庙四大拉森均有各自的经堂,但各拉森辩论会在主殿进行。喇嘛教组织可分为两大系统,即学位系统和权位系统。葛根是活佛,是全庙的主宰和精神领袖。清朝末年是葛根庙宗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当时,庙内的喇嘛人数约人。庙宇布施收入有两种形式:一是奉送,二是化缘。因葛根庙是乾隆皇帝的御封和二世班禅的惠顾,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一直负有盛名。

葛根庙建立初期,原以梵通寺、广寿寺、广觉寺、宏济寺、慧通寺五大殿堂为主,配有葛根宫、尼玛宫、葛根陵等小型殿堂,占地总面积为6万多平方米。梵通寺(朝格沁殿),大雄宝殿,是寺庙全体喇嘛集体诵经及疙瘩学部举行辩论仪式的主殿。宏济寺(查干都根),亦称查干苏莫,清顺治十四年(年)建于西喇布尔哈苏(科右前旗原王府所在地),御赐名“宏济寺”,嘉庆二年(年)迁建于今葛根庙址。广觉寺(胡硕都根),亦称胡硕黑德,顺治十四年,始建于莲花图地方,御赐名“广觉寺”,嘉庆元年(年)迁建于今葛根庙址。广寿寺(拉森都根),亦称确赖拉森都根,嘉庆二年建于葛根庙现址,御赐名“广寿寺”。慧通寺(居德巴都根),同治九年(年)建于葛根庙现址,御赐名“慧通寺”。

年,当时的葛根庙已是气势宏伟初具规模,为科尔沁十旗境内最大的喇嘛庙。同年6月,受众多旗王以及僧侣们的再三请求,第九世班禅大师到葛根庙举行时轮金刚大灌顶法会。为亲受九世班禅的灌顶、教诫,各旗王、贵族、喇嘛、活佛及信众不远千里,云集于此,人数高达30多万人。

年土改运动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从民族地区的特俗情况出发,要求切实保护佛教寺庙和僧侣,采取了“在喇嘛庙附近创办学校,提倡小喇嘛入学念书,并吸收青壮年参加各种生产建设来改造他们。喇嘛可以自由念经,年老喇嘛生活困难的还要给予适当照顾”的办法。葛根庙作为当地历史文化名寺,殿堂建筑被保护下来,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将全寺经卷及佛像集中存放在朝格沁都根。按照上级要求发动中青年喇嘛还俗,停止大型庙会等法事活动。科右前旗政府决定给葛根庙保留32个名额,但由于有的喇嘛是在无依无靠,最终约有70余名喇嘛留在葛根庙。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把捣毁葛根庙作为“破四旧,立四新”的“革命行动”,将庙内珍藏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经共卷焚毁,其中有用金汁书写的珍贵经书7卷。同时还运走镀金佛像尊,新旧地毯米,砸毁石制泥制佛像余尊。住在葛根庙附近的公社社员又拆毁了正殿以及喇嘛住房间,庙内外被洗劫一空。一时间,历经七世葛根潜心经营,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葛根庙被夷为平地。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年2月,应科右前旗人民政府和旗民族宗教事务局领导的邀请,原扎赉特旗哈日胡硕庙(功德任运寺)第三世活佛老布僧希日布扎拉森出任葛根庙堪布,负责复建工作并主持庙务。至此,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迄今,葛根庙已建成殿堂齐全,金鼎辉煌,香客如织的寺庙,不仅成为兴安盟地区宗教、历史文化中心,还跻身全国百家名寺。在国家、自治区、盟、旗市的高度重视下,原被文化大革命红卫兵毁坏的葛根庙宇多处设施均已修复。新建的设施主要有殿堂的梵通寺、功德任运寺、菩提济度寺、显密究竟寺、吉祥大乘寺(今葛根庙正殿)、菩萨殿、护法殿、千手千眼观音殿、药师佛殿、藏经殿,佛塔及其他建筑,佛塔包括时轮金刚塔、长寿佛塔、释迦牟尼佛塔、尊胜佛母佛塔,活佛宫、露天佛像等。

为强化对寺庙的建设与管理,还设立了管委会和主持,定期举办大型法会、大型庙会、对外佛教文化友好交流等活动。经过重新修建的葛根庙,不仅在建筑的风格和质量上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而且也融入了蒙、藏、汉多种民族文化于一体的著名藏传佛教灵魂和精粹。现葛根庙共有喇嘛20多名,每年接待香客和各界人士4万多人次,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二)命运抗争

在三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葛根庙经历了由香火旺盛到被摧毁,又在废墟上重建和扩建的沧桑巨变。

从建庙至今,葛根庙共有七世葛根。第一世葛根叫希日布札木苏,二世葛根叫阿旺丹巴雅日培勒,清乾隆皇帝曾命阿旺丹巴雅日培勒在北京把《丹珠尔》经由藏文翻译成蒙文,并赐封他为“科尔沁诺颜呼图克图”,为他所住持的莲花图庙赐名“梵通寺”。三世葛根叫耶希嘎拉僧,由他策划并主持修建了葛根庙,他成为当时清廷“京外60位呼图克图”之一。四世葛根叫罗布桑图布丹吉格米德扎拉森,清道光皇帝封他为“巴格西葛根”,并赐“象牙虎贲”柄杖,上面雕有龙纹。五世葛根叫罗布桑海力布丹毕儒勒玛,他9岁座床,13岁那年前往塔尔寺晋见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到第六世葛根罗布桑勒格沙德图布丹扎拉森的时候,国难频现,社会动荡。腐败的清朝廷软弱无能,帝国主义间谍勾结蒙古反动王公大肆进行分裂活动。年,札萨克图旗王爷乌泰发动叛乱。六世葛根积极参与打击叛乱活动,失败后追随乌泰逃到外蒙古。葛根庙在日伪统治时期还曾受到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伪满洲国初期,披着宗教外衣的日本间谍加藤来到葛根庙,在这里进行政治欺骗和经济掠夺。直到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这种罪恶活动才彻底终止。七世葛根叫阿旺却吉旺齐格,年入内蒙古医学院学习,改名为满拉哈。毕业后先后在赤峰市、医院从事医生工作。他成家立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的活佛是老布僧布日布扎拉僧,在中国佛教界地位较高,影响较大。

经过几世葛根的精心操持,葛根庙以其浓郁的佛教文化特点成为清代东蒙古地区仅次于素有“东藏”之称的瑞应寺的大庙。因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凡来王爷庙街(今乌兰浩特市)的游人必去之地有三,即葛根庙、巴公府和满族屯。

清朝时期,清朝廷对蒙古族推行的“用喇嘛教柔顺蒙古”的政策,在中华民国和伪满时期通过各蒙古王公的忠实配合得以延续。袁世凯掌权后,步其后尘,成立了“蒙藏院”,并宣布王公、喇嘛管辖权利一律照旧。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是如此。在其行政院下设“蒙藏委员会”和“喇嘛事务所”,继而又发布了“蒙古监、部旗组织法”。同样利用喇嘛教影响,束缚蒙古民族。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也同样利用喇嘛教影响加强对东蒙地区的统治。年伪满政府发布了所谓“整顿喇嘛教法案”,以强化对喇嘛教的控制。由于中华民国和伪满政府的上述政策,葛根庙在东蒙地区广大蒙古族农牧民中的宗教信仰中心地位得以继续。但同时,葛根庙的特殊宗教背景和环境也被日本特务机关看中。年,日本特务加藤(又名敖木特普尔扒克巴)以佛教徒身份来到陶赖图葛根庙,他以“研究经典”、考查佛教历史以求深造为由,在庙中居住十年之久,并利用葛根庙经常与伪王爷庙街日本特务机关的上司麻生达男(即麦得尔扎布)接头。年,日本特务机关又以“重视宗教信仰”为名,派进披着宗教外衣的特务分子崛内,化名法号“巴达玛道尔吉”。崛内在庙里曾提出举办所谓“国民义塾”,让所有小喇嘛全部入学,学会日本话、会念日本经,学日本的礼仪,企图用日本军国主义文化长期奴役葛根庙的喇嘛们,成为他们向蒙汉各族人民传授日本奴役文化的工具。由于遭到所有主持教务的权威喇嘛和小喇嘛的反对而作罢。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伪满州国顷刻瓦解,特务麻生达男和加藤逃窜时欲将小葛根掳走,因众喇嘛及时将小葛根转移到附近蒙古族老乡家而未能得逞。

抗战胜利后,葛根庙成为东蒙古自治政府的诞生地,也有过红色历史的经历。不少喇嘛自愿还俗,参政议政,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罪行,有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参军入伍参加革命,有的从师学医。住在庙里的喇嘛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力所能及地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自食其力;年老体弱、无依无靠的喇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照顾。

十年文革期间,喇嘛们被打成“内人党”、“安达会”、“苏俄、日特务”,对其进行迫害。到70年代末,葛根庙仅留下萨格斯格、色音乌力吉、巴佈、爱由喜、努力马扎布、伊如乐图、老布僧桑布等7位喇嘛。

(三)迎来光明

抗战胜利前夕,葛根庙一些喇嘛因不满日伪政权的残酷统治,秘密参加反满抗日斗争的活动,有的参加东北抗联队伍,其中红光喇嘛就是东北抗联第三支队队长王明贵部领导下的一名机智勇敢战士。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按照阿思根的部署,伪陆军兴安学校的青年军官都固尔扎布、王海山、乌力吉陶克陶等秘密集会,准备武装起义。8月10日下午,按关东军的命令,伪陆军兴安学校师生多人分四个梯队徒步向郑家屯、巴音塔拉进发。8月11日黎明,格梯队先后到达葛根庙北雅玛图东山沟一带,按原定计划,首先由第四梯队区队长郝永芳、鄂秀峰、包壮卿指挥本科二年级学生,将生徒队队长吉川中校等日本军官杀死。之后,王海山利用休息时间,指挥第三梯队蒙古族军官和学生,将同行的日本军官全部杀死。接着到第一、第二梯队联络,他们也乘机动手杀死日本军官,各梯队共杀死日本军官15名,击毙日本教官9名,在葛根庙举行了著名的“八?一一”武装起义。8月15日,当红光等东北抗联战士发现驻王爷庙街的日伪军留守人员及其家属千余人在西科前旗公署日本参事官千野带领下,经乌兰哈达,沿公路向南溃逃时,便及时将日军的行踪报告给驻王爷庙街的苏军部队,结果这些溃逃的日军及其家属在葛根庙陶赖图山后山沟,被苏军先头部队的8量坦克追上并炮击。日军感到末日来临,有的剖腹自杀,有的群聚一起引爆手榴弹或炸药包集体自杀。

抗战胜利后,王爷庙街已成为内蒙古人民解放运动的中心,许多有志之士纷纷来到这里,但人们思想还比较复杂,尤其是受国民党的蛊惑和影响,一些人对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主张还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一心想摆脱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压迫的葛根庙的喇嘛们,坚定地站在共产党的一边,爱国爱教,利用自己的影响,积极宣传关于中共争取内蒙古独立和统一的主张,对消除人们对共产党的疑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正是由于葛根庙人民包括喇嘛们在内的反对日本侵略、反奴役、反教化的思想日益高涨,积极争取内蒙古民族独立和解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以及葛根庙在东蒙人民心目中的宗教地位和特殊作用,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筹备委员才决定,于年1月16日至19日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西科前旗(今科右前旗)葛根庙召开,大会会场设在广觉寺,按照代表的名额分配,葛根庙的喇嘛们也选出一名代表参加会议。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葛根庙的喇嘛们事先将寺庙打扫得干干净净,腾出了自己平时居住的最好房舍,把炕烧得热热的,缸里担满了水,向迎接亲人一样,为代表们开好会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蒙古36个旗县的代表人出席会议,胡秉权、朱继先、黄文飞等以中共代表身份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通过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施政纲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组织纲领》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法》,发布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宣言》。会议宣布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博彦满都任主席,同时,决定组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计划改编、扩充各盟、旗民族武装,由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统一指挥。应该说,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东蒙古自治军的成立,为后来内蒙古东西蒙的联合统一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同时这段红色历史也为葛根庙书写了光辉浓重的一笔。

为加快建军进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派出干部分赴相邻解放区,与东北民主联军和地方民主政府取得联系。年1月25日,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内防部长阿思根、兴南地区主任乌力图在吉林省双辽县(今双辽市)与东北联军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委李富春举行会谈,商定关于东蒙自治政府与西满军区军政关系问题的暂行办法(史称“吕阿协定”)。会谈结束后,双方共同组成军事委员会,年1月末,将由年“八?一〇”和“八?一一”举行武装起义时在王爷庙街组建的民警总队扩建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

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各派7名代表,在承德举行正式会议,史称“四?三”会议,会议一致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决定解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和西蒙古总分会。年)5月26~28日,根据“四?三”会议精神,经中共西满分局决定,东蒙古人民第二次临时代表会议在王爷庙召开,正式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设置兴安省政府,受东北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兴安省以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哲里木、兴安4盟为辖区;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建立兴安军区,部队统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四?三”会议,为实现内蒙古东西蒙的联合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4月5日,党在王爷庙街成立了以张策为书记的中共东蒙工委。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又称“五一”大会)在王爷庙街(今乌兰浩特市)召开,出席会议代表人,列席代表人。大会选举产生了以云泽(乌兰夫)为主席、哈丰阿为副主席的内蒙古自治政府。4月2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发来贺电,4月3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给内蒙古代表会议发来贺电。5月19日,毛泽东、朱德发来贺电。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街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不仅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开创了历史先河,树立了典范,而且也为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饱经风霜,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近三十年的复建和扩建,葛根庙已拥有10座大殿,1座活佛宫、12座佛塔、1栋二层的僧人宿舍楼和僧人食堂、1栋三层的僧舍楼、1座山门及4延长米的院墙、28座环寺小石庙,几百部藏文经典、几千尊铜佛像及几百幅大型唐卡画等,成为当今内蒙古东部地区规模宏大的一座寺庙,有40多位住庙喇嘛。除每日两次的必诵会外,每月有五次庙会、每年举行9次大型法会。

(四)美好愿景

在党的宗教政策光辉照耀下,经过老布僧希日布扎拉森活佛、老布僧金巴主持和众僧潜心努力,如今的葛根庙寺门高耸,殿台林立、环境优美、富丽堂皇。年,葛根庙被命名为全国百家名寺之一。年,荣获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称号。年11月,被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局评为“首届全区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成为内蒙古东部乃至东北三省广大信众心中的佛教圣地。

葛根庙今天的繁荣发展归功于党的宗教政策、兴安盟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统战、民族宗教部门的鼎力支持及八方施主无私的施舍,还基于老布僧希日布扎拉森活佛对佛门虔诚、坚定的信念。如今,葛根庙香客不断,迎来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广大信众,普度众生,满足八方信众礼佛之心。

年国务院批准兴安盟复建后,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的落实,为了先行解决葛根庙喇嘛集体诵经和开展大型宗教活动所需场所,盟旗两级制定了修复葛根庙的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宗教相关部门拨出专款,兴安盟行政公署和科右前旗人民政府也设法筹措资金,于年7月动工修建经堂,到0年底第一期工程完成。此后,国家、自治区、盟、旗市统战部、民族事务委员会,积极争取多种项目文化设施投资复建葛根庙,围绕葛根庙旅游文化开发,葛根庙殿堂和僧舍均得到了复建、扩建和新建,庙宇规模日益宏大,共11幢7千多平方米。

多年来,我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区域政策,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着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着力于建设边疆和巩固边防,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跃上新的历史高度。特别是近几年来,盟委、行署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为契机,送政策送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宗庙,积极为僧侣“走出去、请进来”深入交流探讨佛教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努力开创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在严格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扩大葛根庙北方佛教文化圣地影响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全庙喇嘛爱国、爱党、爱教的自觉性,他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抵御了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始终坚持“众善奉行”的理念,组织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服务社会,参与慈善募捐、医疗援助、扶贫帮困和旅游文化建设,奏响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凯歌。年9月,全区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经验交流会在葛根庙召开,对于搞好民族团结和进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正在继续发挥着很好地作用。

再现历史,鉴往知今;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追忆葛根庙多年的历史沧桑,我们领略了在这一著名的佛教圣地上,依然可见红色沃土的足迹。随着时代的变迁,演绎了一幕幕恢弘的大戏,谱写了一首首悲壮的诗篇,留下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制定和实施,特别是年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民族更加团结进步,宗教历史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继承和发扬。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葛根庙这座历史文化寺庙的边陲古镇,今非昔比,已是旧貌换新颜,不知要比旧中国好过多少倍,这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更是异彩纷呈,为兴安历史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我们为此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这充满创新、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不断追逐美好梦想的新时代,兴安各族人民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放眼未来,我们必将从葛根庙灿烂的历史文明中汲取无尽的力量,让兴安的明天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赞赏

长按







































白癜风能治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aozx.com/slsxc/8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