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这是一本书的故事,也是一群人的故事。从年到年,几乎一个世纪。

接触这本书,和马悦然老先生有关。这个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化通。年10月17日,马悦然去世,他的离世是中国文学的损失。

得知老先生去世当晚,我的朋友刘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那里有一本书,跟马老先生有关——高本汉的《中日汉字分析字典》。高本汉是马悦然的老师,他影响了整个中国现代语言史,间接将中国的文学作品推进诺贝尔文学。年,马悦然出版的新书,《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他在这部回忆录里描写了自己的老师在各个阶段的生活和研究。刘老师,是一个藏书人,很多图书馆没有的资料,在他那里可以找到。我俩聊至深夜,不过瘾。第二天就去看书了。/01/相遇:民国25年冬这本书出现在我面前时,被岁月惊艳。拿起来又放下去,生怕碰坏。高本汉的这本《中日汉字分析字典》(AnalyticalDictionaryofChineseandSino-Japanese),出版于年。(书扉页上的这四段文字,在下文中用红色字体誊写下来,便于行文解读)次年,跟高本汉有莫大关系的人、将来的学生,马悦然出生。23年后,马悦然从师高本汉,学习古语及先秦文学。这种历史的巧合,也跟随人物的命运在运转。这部著作成为整整一代汉学家主要的专业工具书,所以很多人并不了解。直到年才被高本汉自己的《古汉语字典》所超越和取代。年,高本汉已经不再单纯的研究中国语言,而是开始研究青铜器,写出了《早期中国的青铜镜铭》。这是小插曲,可见高本汉对汉语、历史的痴迷和深入。两年后,他的书在北京大学出现。这本书扉页的四段字,记录了它漂泊而传奇的故事。定一购于北京大学出版组民国25年冬(年)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大二学生周定一,在学校出版组购买到高本汉的《中日汉字分析字典》。这本书开始与他的余生,发生了巨大的关联。很多人不熟悉周定一,那一年他只是个普通的北大中文系学生。但很多人一定熟悉《现代汉语词典》,特别是70后、80后,学生时期人手一本。首选要学会怎么用拼音查字,其次是怎么用偏旁部首查字。周定一是这本《现代汉语词典》的编审委员之一,当代语言学家。他牛逼的身份,我就不累赘了,自行百度。/02/动荡中的书:书若有情,也当珍惜这一段不平凡的遭遇吧?此书乃战前在北大当二年级学生购买的。卢沟桥(事变)变起,仓萃南行。九载烽火既息,自滇远道返平。因复在北大图书馆寻归。书若有情,也当珍惜这一段不平凡的遭遇吧?民国36年初夏定一识于北平国会街北大四院口字楼七十号这一段寥寥不足百字,时间线却是10年。年,周定一拥有这本书的第一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这本书再次进入了时代洪流。随后,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离开北大时,很多东西带不走,特别是非常沉重的书籍。于是,当时很多同学将自己的东西保存在了学校。像书籍这一类,学校盖上一个印章。等到抗战胜利后,学生可以返校拿回自己的物品。就是这本书最后一页,这一枚印章重要的印章:前北大学生存物纪念品,民国30年清理。周定一留下这本书后,就随学校到长沙,就读“长沙临时大学”。半年后,抗日战争局势不断恶化,临时大学又迁到云南昆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周定一随学校一再迁徙,在动荡中坚持读书求知,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多年,后应聘回到西南联大中文系任教。抗战胜利后,北大、清华、南开都返回旧址办校,西南联大解散。周定一受北京大学聘请,仍在中文系任教。(这几位大咖都是他们的老师)年,22岁的马悦然,开始师从高本汉学习中文,刚在老师那里叩开中国的大门。次年,年,周定一从北京大学拿回了这本书,当年他34岁。在书的扉页再次写下记录,就是开头那句话。年,马悦然来到成都调查四川方言,到乐山深入地调查研究当地的方言。开启了他在中国的第一段旷世跨国恋情。汉学家高本汉,冥冥中影响着中国的大师,还在冥冥中培养着一个外国人成为中国通。/03/浩劫中的书:66年间风雨乍起,藏书荡然此书约于十年前借自因梦兄。66年间风雨乍起,藏书荡然。唯有图书一架寄存佛教协会。69年夏至73年初先后侨居双辽沙洋。返京后,七三年四月,赴广济寺检视存书,又见此书弃置于戒壇乱书堆中,爰携归,今璧还之。七三年六月建木记这本书,年回归到周定一手中,安定的生活了十多年。随后又开始了奇遇。这一漂流,又是十多年。这一行字,是一个叫“建木”的人找周定一借书后留下的。因梦,是周定一的笔名。建木,本名张克强,年生,天津武清人。他是影响我国佛教事业的重要人物,翻译和著作了很多佛教书籍。(此刻又请大家自行百度)不得不感叹,专注的人,身边的朋友也是专注的。建木称,10年前,找周定一借了这本书。从还书落款日期“年6月”来推测,很可能借书时间是年前后,书一直看了3年还没还。年,这一年春节来得特别早。当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持续10年。很多书籍在这段时期被消灭烧毁,在动荡时刻,建木唯独想保护的就是一架子书。他将书寄存在佛教协会,佛教协会的办公地点很可能就在“广济寺”。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始建于宋朝末年。

广济寺在中国佛教史上,里面珍藏的佛教经典十分浩繁,仅图书室就有23种文字、10多万册佛教经典、著作等等等等!在佛教史上,地位显赫。(请自行查阅)。

藏完书的这年夏天,建木就离开了。

年4月,他返回北京后,到广济寺去找存在那里的书。在寺庙中的戒壇上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将书拿回来,还给了周定一。

/04/

尘埃落定

张克强兄(建木)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去世,此其手迹。

周定一题

一九九八年三月时年八十五

年12月29日,建木去世。

年,85岁的周定一感叹万千,再次翻开这本书,看完建木的笔记。一位老友的消逝,一本见证情感的书。

周定一写下纪念的话:这是建木的手迹。

尘埃落定。

书,经历了4段故事,有心人记载了扉页上。

我们才有幸了解到了这些感人的故事。

在激荡的历史大背景下,多少人的赤子之心,多少颠沛流离,都随着历史而去,唯有记下来。

年,与这本书有密切关系之人,将它送到了我的朋友现任藏书者刘老师这里。

跨越几乎一个世纪的书,无数人的故事。

但,正如刘老师说的,故事还没有完。

接下来,想写写刘老师和书、书店的故事。

(有的朋友读完肯定要问这么好的线索,怎么不写成新闻,弄成视频。或者有朋友要去挖新闻。我要解释几点:1、新闻发表,需要第三方印证,比如这本书怎么来的,比如专家来鉴定。2、我的朋友刘老师他目前没有这个打算,正在积极打造他的书店,缘分到了自然会揭秘。3、这是我自己的自媒体,写自己的生活和体会,以及见闻。)

朱小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huangliaozx.com/slsjj/9420.html

------分隔线----------------------------